连续两季登顶国内第一,这家手机厂商凭什么?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2-08-23点击:
据报道,今年以来,全国范围内陆续爆发的疫情以及封控,叠加宏观经济形势,市场需求受到抑制,消费电子行业因此受到较大冲击和影响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,1-5月,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达1.06亿台,同比降幅高达27%。
在全行业普遍遭遇挑战的情况下,有一家手机厂商,仍然保持了在中国市场的领跑态势。权威第三方机构Counterpoint近日公布的今年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销量报告显示, vivo以19.8%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。
这是自去年全年成为国内市场第一之后,vivo今年连续第二个季度坐稳国内市场出货的“铁王座”。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代,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,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。
在打造伟大产品和品牌的目标指引下,坚持长期主义、坚持研发投入、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创新成为助推vivo销售业绩表现的加速器,也成为这家成立27年的手机企业行稳致远的“压舱石”。
以四大赛道坚持长期主义
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脱颖而出并保持领先,一定是产品、技术、品牌合力的结果。成功绝非偶然,而是建立在长期的积累和耕耘之上。
实际上,vivo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持续获得领跑,其实也是埋头种因、水到渠成的结果,源自于对长期主义的坚持。
2019年,vivo提出设计、影像、系统和性能四大“长赛道”,对未来具有较大空间的长线技术赛道进行布局。
经历十余年的发展,智能手机已是存量市场,5G时代虽至但杀手级应用未现,用户更加挑剔,换机周期拉长,种种因素之下,手机厂商需要以新的姿态迎接“下半场”。
从这个角度,vivo选择至少需要10年甚至20年技术投入的长赛道,是对未来智能手机创新方向的把握和预判,也为vivo前行指明了战略方向,十分考验战略定力。
以能够带来最为显性和直接的触达体验的影像和设计为例,可以看出vivo对于长期主义坚持与阶段性收获。
影像一直是vivo产品竞争力的标签之一。从逆光、柔光自拍、微云台、实时黑光夜视,到同百年光学巨头蔡司成立联合影像实验室,推出超高透玻璃镜片、全新镀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,再到建立全球影像研发团队,打造自研影像芯片……vivo将影像上的技术研发,一步步由单点创新,打造成系统性的技术工程,带来影像领域竞争力的提升,也凸显深耕影像长赛道决心。
同时,长久以来vivo都将设计作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2019年年底,vivo提出坚持“以消费者驱动和设计驱动”的原则来做好产品,反映出vivo已经把设计融入到了企业的未来战略中。从X50、X60的双色云阶,到S12的光致变色、S15的双镜云窗,配色、镜头模组的设计在给予品牌带来更好辨识度的同时,也助力了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。
在影像、设计的基础上,vivo推出OriginOS,在系统层面带来更加流畅、便捷、美观的体验,在性能方面,以子品牌iQOO为代表的性能赛道,所推出的120w超快闪充、电竞模式、顶级芯片内存的引入,让iQOO手机成为了行业里的性能产品代表。
长期主义的坚持下,助推了vivo在国内市场的业绩表现。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,2022年前两个季度,vivo手机销量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,同时也领跑250-399美元这一重要的中高端市场,子品牌 iQOO 也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,尤其是来自年轻消费客户群体的青睐。
拍照好、颜值高、系统流畅、充电快、续航足、性能强……长期主义的坚持下,vivo在四大赛道上的耕耘和收获,正持续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。
以系统创新坚持研发投入
长期主义的坚持,长赛道上的深耕,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,需要坚持研发上的前瞻性布局和大力投入。一方面紧跟全球手机行业的前沿技术,另一方面也为自研创新指明方向。
在如今手机市场格局已较为明显的情况下,没有哪一家会轻视研发,同时,手机市场存量增长,消费者换机周期增长,这种情况下,厂商更多比拼的是研发的前瞻性,洞察力以及坚决投入的定力。
多年来vivo建立的遍及全球多地的研发中心,为其技术创新收获了国际化的视野、资源和人才。截止2021年底,vivo全球化研发网络覆盖了深圳、北京等全球10个城市。研发范围也涵盖了5G通信、6G预研、影像技术、工业设计等等。基于这些前沿领域的研发,不仅将帮助vivo打造更加创新的产品,同时也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。
而为保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,2021年,vivo成立中央研究院,作为“技术灯塔,vivo研究院确立了三层技术与产品规划体系,分别覆盖了1年之内、1-3年,以及3年以上的近中长三个阶段的不同产品创新需求并投入相应资源,从组织机制上保证在各个技术发展阶段均有涉及,不遗漏重点。同时,陆续成立用户创新实验室、芯片实验室、模拟网实验室、千镜安全实验室等,逐步加大对前沿技术、基础能力的探索与投入,形成了从产品规划、技术规划到技术预研的铁三角研发体系,进一步夯实研发基石。
在更广泛的层面,vivo在研发上积聚的势能正在释放。截至去年底,viv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7.5万件,已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此外,vivo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,在通信领域、人工智能(AI)、物联网(IoT)等技术领域,均直接或间接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,累计超过400余项。
在长赛道上保持长期、持续的研发投入,并基于用户的需求体验对产品进行迭代,vivo逐渐形成技术创新优势,最终转化为产品优势。无论是早期提升交互体验的首创屏幕指纹技术,还是近年来大大提升影像使用体验的微云台防抖、自研影像芯片,以及行业首款浮翼式铰链折叠屏手机,vivo S系列的大获成功、vivo X系列两年成为影像旗舰第一品牌,折叠屏一经问世广受追捧,依靠系统性的创新,vivo在持续引领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,也打造了差异化的竞争力和显著的用户口碑,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了叫好又叫座。
以用户导向坚持产品创新
如今的 vivo,已经从 " 规模量变 " 到 " 产品质变 " 的关键节点。无论是长期坚守的赛道,还是研发投入的创新,本质上还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,以人为本。
多年来,vivo对于细分市场、用户需求的洞察力一直走在行业前沿,这也是智能机时代vivo从一家主打音乐、拍照手机的小众市场脱颖而出,如今成为全球top5厂商的原因。
这一点从四年前诞生的vivo S系列上体现得非常明显。
如今的年轻群体,更加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个性,vivo S系列很好的契合了年轻群体在拍照和设计方面的需求,成就了4年3000万部的经典之作。Countpoint一季度的数据显示,在145款中高端机型中,vivo的S12销售量位居榜首,占总销量的近9%,受到年轻市场的欢迎。
但随着时间推移,特别是算力时代的到来,需求场景正在变得多样而广泛,年轻群体更加看重游戏、夜景等方面的能力,手机产品进入综合性能比拼的时代。
正是针对这样的用户需求洞察和诉求变化,vivo S系列开启了进化之旅,在延续影像、设计优势的基础上,向更加全面的综合竞争能力方向挺进。 从S12系列到S15系列,逐步向更高的旗舰产品看齐,包括引入旗舰芯片、升级亿级像素镜头,以及针对重度游戏用户痛点做重点技术突破等。
以用户为导向,直接催生了爆款的诞生。作为vivo 2021年vivo收官之作,vivo S12系列也同样是vivo 2022年的开局“爆款”。在首销当日以及618等活动中,多次斩获多个渠道销量销售双冠军。S15系列开售后也获得了多个渠道2500-4000价位段销量冠军。
再如折叠屏手机,去年起一些厂商陆续推出相关产品,但彼时折叠屏技术并不成熟,在屏幕体验(窄屏、折痕)、游戏体验(软件支持体验)、便携体验(机身厚重)、续航体验(待机、发热)等方面的体验并不完善。
vivo虽然很早便具备了折叠屏技术积累,但并没有为了追逐风口抢占所谓的先发而牺牲用户体验,而是从真正的用户需求和感受角度出发,不断打磨技术,最终在vivo X Flod问世时,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和行业第一,成为行业折叠屏体验提升之作,并受到市场欢迎,618期间,vivo X Flod也收获了多平台的销量销售额冠军。